20110226

【電影】讓子彈飛久一點〈上〉

【讓子彈飛電影海報】
  先說點輕鬆的話題吧,據說《讓子彈飛》的其他三種版本海報都有抄襲之嫌,個人看過之後覺得……這也有點太過份了吧,本來以為是誤會一場,就像音樂,某人聽到某段便舉出一堆相似作品氣呼呼地說它抄襲,然而音樂這東西原本就那幾個調子在變,特別是大眾取向的,但海報這種視覺上的東西,要能恰好都想到那點上就困難了,這是題外話。
  先說明一下,本文提到的各樣觀點大部分不是筆者原創,我當初看了簡介覺得是挺輕鬆愉快的普通娛樂電影,因此毫無戒心地觀賞完整部電影,途中雖一直有哪裡不對勁的感覺,但我所能想到的極限也不過是「剿匪」啦、片尾最終的「革命」啦之類小事,再說本片節奏明快(希望以後多出點,古裝片一句話要講三十秒太折騰人了),令人根本沒時間去深入細想,除非狂熱地看完普通話版再看四川話版,自己進戲院看一次再拖朋友進戲院看一次,最終共同探討一個月才妥當。
  我是看完才上網找評論的,結果令我咋舌,那些寫影評的究竟是看了幾次電影才推論出一篇考究,都可以回明清搞文字獄了……當然有瘋狂分析的也有不以為然的,前者可能覺得張麻子(姜文飾)每一個「他媽的」都各代表一種隱喻,後者可能認為不過一片不能憋尿又蠻好笑的中國西部片推論的人都過度緊張,評價兩極,雙方都有點看不起對方。

【片頭的「馬拉列車」】
  我對兩派都贊同,一方面直覺告訴我這部片不單純,作為一部動作喜劇片它有太多多餘的橋段,又有太多重複強調的東西,常常一個畫面或某句台詞還沒消化完鏡頭就帶到下一個場景或跳到下一句對白,果然評論指出一堆理應被河蟹的東西都隱藏在其中了,姜文上部作品《鬼子來了》被封殺,這部安然上映,我想有很大因素歸功於電影的快步調和使觀眾注意力轉移的重口味場面、搞笑台詞;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種隱喻多的電影,一百個觀眾有兩百只眼睛,看到的面相未必一樣,若是觀賞前預先做過功課的,那必定更麻煩,他會竭盡全力將眼裡所見化成另外一種風貌,於是這部電影就被解構至支離破碎。
  例如片頭的「馬拉火車/列車」吧,從這裡開始觀眾就開始意見分歧,有人認為代表「馬列主義」,有人覺得它代表中國經濟上與西方表同實異,無論如何,這安排要說沒寓意也難,設計了一個不尋常的場景而毫無意義,那是荒謬,在某些情況下叫事前準備不足,我想姜文應該不屬於上述兩者才是。

【客串的馮小剛(飾湯師爺)】
  故事大意是張麻子與冒充湯師爺的馬邦德(葛優飾)以及黃四郎的鬥智過程,充滿陽剛味和爽朗笑聲的片,即使不提隱喻也有極佳的票房,難得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當然也有普通觀眾兼央視主播郭先生之流認為本片髒話連篇、充滿血腥與性暗示,說這樣的電影拋棄了社會責任,對青少年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嗯,我應該慶幸現代社會還有如此正義之士存在?
  回歸正題,我不談張牧之和黃四郎是不是辛亥革命同志,也不管他們在哪裡見過面,只提一些只要不是睡著看電影的人都會看到的東西(若他們回來後查過影評),順帶一提,這篇不是影評,只是篇很長的觀後感。

【臉上沒有麻子的張麻子】
  從表面的開始。不得不說,姜文很帥。尤其我喜歡他的聲音和中氣十足的笑聲,這個造型與導演這職業完全連不起來。天王周潤發(飾黃四郎)怎麼看其實都差不多,個人覺得他長得太有特色,他演起壞蛋來就多了喜劇的感覺,當然演技自不在話下,他的笑聲顯得就沒那麼正派,奸邪奸邪的。至於一線紅牌葛優這回沒得當主角了,成了綠葉陪襯他倆,還搞個中分師爺頭,我寧願他一輩子光頭也不要那髮型,有了葛優,票房就有保證,他這回接了三檔賀歲片,片片是主角(但這片比較像配角),有種很複雜的感覺,過度消費不是好事。
  再說其他角色,胡萬(陳坤飾)一出來我眼睛就亮了,一查才知道人家是明星啊!難怪長得一副俊俏樣。還有喜感滿點的總教頭,是姜文弟弟姜武,他好適合這個無厘頭又可愛的角色啊。還有二哥三哥(以下省略)……總之這是身為大叔控的我的天堂!

【臉上同樣沒有四的黃四郎】
  他們要去的是鵝城,關於這城說法可精彩了,說是訛城(片中另外提到的康城便是「誆城」),說代表蘇俄,說代表中國……不管如何,真相只有導演知道。鵝城裡頭的鵝,有說是姜文諷刺盲目追隨他的粉絲,有說是象徵中國愚民。鵝城住著被欺壓的人民,任人宰割←這個說法套哪城都一樣吧。
  然後是最血腥的部份,六爺剖腹取粉。老實說看這段時我有種鬼打牆的感覺,「你吃了兩碗粉卻只付了一碗粉的錢!」「我只吃了一碗!」這種對話重複重複重複,卻又感覺這情況在現實也並不是那麼罕見,胡萬演得很神,我都想揍他了,咱們六弟又怎麼忍得住,刀子一剖,嘩!噴了,讓人說深點就戳深,人說寬點就切橫,最後取出一碗粉,卻已經沒人要確認那是否真的是一碗粉,群眾只對你刀子插入那瞬間有興趣。評論說這反應掏心掏肺當官是行不通的,正直之士無法存在,指鹿為馬才能混下去。

【被說代表腐化官僚走狗的胡萬】
  六爺死了,兄弟們來墳前說話,這幕拍得很搞,完全沒有悲情感,重點是那墓碑形狀是個六的手勢。後來黃四郎派胡萬裝扮成麻匪去殺張麻子,不巧夫人被殺死(有人指出葛優抱的不是夫人?而且這是續集伏筆?)夫人被殺這段沒有描寫,因此我看得有點茫然,後來姜文裝死抱著夫人那幕著實滑稽,學著葛優哭喪一番演給黃四郎,之後夫人也下葬,話說見到他們辦了西方葬禮總感覺奇怪,但影評似乎大部分沒提到……或者是我的歷史知識不足問題?總之夫人葬在六弟旁,她墳墓的形狀有人說是一,是八,是二,每種說法都有來源,說一的要我們把2010減61,說61歲的要出事;說八的最廣為人知,配合姜文戴的「九」筒,再配合隨處可見的「六四」,哇,八九六四就這樣湊出來了;至於說二的,我忘了為什麼。
  數字隱喻大戰很火,單單六四就被找出多次(可以找找唐柏橋先生的論點),從張麻子說的「八八六十四」、六弟與黃四郎、四哥率先在六弟幕前上香……其中不乏有牽強者,但也足以讓人真以為姜文有這個意思,至於真意如何,只有姜文知道。除了以上,關於數字的隱喻各界說法還有:「稅都徵到九十年後,也就是2010年」句指中共橫徵暴斂、民國八年八月二十八日諷刺2008.8.8北京奧運的張藝謀、民國八年也可以是八九六四的八……這麼說著,我似乎也能挖出一些東西了,譬如麻匪混戰雙方都戴「四筒」?有人要去算算人數嗎?還有為何是一百八十萬?

【六弟與夫人的墓】
  我不打算再找數字,當年范進中舉靠得是主考官看了好幾次卷,從枯燥到有趣,一部電影或一本小說甚至一個人看多之後都會自己挖掘出新意思,恐怕脫離本意,而且蠻無聊。其他像被藤蔓纏住的大鼓象徵現代司法、筒子諧音同志之類,都屬於比較被認同的推論。以下要談台詞部份,《讓子彈飛》裡的台詞有別有意味的,有詼諧幽默的,如著名的「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當中的「你」字我就看過這些解釋:中共、權力、臺灣……,說到這裡,我這才想起我沒提到人物象徵,一般認為黃代表中共、腐化的革命同志,也有認為是韓三平的;張則被認為是個理想主義者、革命黨,甚至毛澤東。還有六爺代表六四受難學生之類,似乎還未看到人推論吊死的二爺代表誰。
  看過原著應該更能瞭解姜文在幹麼,他把黃天榜改成黃四郎、1930年代改成1920年代、水路改為陸路、師爺寫死、張麻子寫活、私人私怨改動員群眾、正直師爺變世故師爺、某縣城改為鵝城還多加個康城、張從流氓到革命者(參照讓子彈飛向暴政〈二〉)誰沒事更動這麼多細節呢?要不是想說點不該說的話,怎麼可能。(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